当前位置:首页 > 与父母沟通
-
不要让这些“负”心态影响了对孩子的正确施教
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焦虑不安,觉得许多地方力不从心,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自己原因还是孩子的过错?事实上,家长感觉教育无力,很多是因为心态上出了问题。一、父母的“负”心态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据调查,如果孕妈在怀孕期间有压力或其他不
-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爱亲敬长的良好品德?
对于小孩来说,爱亲敬长,是仁爱之心的开始。热爱父母,热爱家庭,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好,才会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世界。儿童爱亲敬长,才能在身边营造出爱的人生世界。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爱亲敬长的良好品德呢?1、重视家长的示范作用;父母对长辈、亲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孩子性格的养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家长要重视家庭驾驭,不要只把孩子的教育交给老师。那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1、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优秀人才。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有“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
塑造孩子完美性格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儿童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培养出来的。但想让宝宝养成完美性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父母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把宝宝塑造成完美性格的人。那么塑造孩子完美性格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
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场所,学习什么是亲切感,什么是自我感受以及如何表达;但遗憾的是,家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家人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影响时,早已经深入骨髓。「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
-
教会孩子尊重理解老师,并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家长教会孩子尊重理解老师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孩子要与老师、家长相互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对教师形成合理的期待在重视人才竞争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会带来对教师的高期待,家长要用一
-
尊敬与管教并不矛盾,父母可以试着这样教育孩子
尊敬与管教并不矛盾,父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教育孩子。一、了解孩子的心情,了解他们的思想。家长可营造温暖宽松的家庭气氛,并经常对孩子表示关心。另外。表达对儿童情感、思想的理解,但不能忽视或否定。许多时候,父母千言万语的说教,胜过一句“妈妈
-
家庭教育都具备了哪些特征?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它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个性和价值观,以此家长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那么家庭教育都具备哪些特征呢?1、启蒙性。启蒙功能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
-
父亲可以给到孩子怎样的教育呢?
“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观念一直扎根于很多家庭,以至于使“母亲带孩子”成了必然,很多父亲慢慢的开始忽视孩子的成长,都教育的责任交给了母亲,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好的。父亲的角色和作用往往是父母代替不了的,那父亲可以给到孩子怎样的教育呢
-
父母的哪些性格特征,会造就孩子的自卑性格?
自卑的情绪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甚至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孩子自卑,多半源于家长,家长的性格特征和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那么父母的哪些性格特征,会造就孩子的自卑性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性格太强势的父母家长性格越强势,孩
-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合理减负增效很重要
现在很多学生都肩负着父母满怀的期待和沉重的学业压力,为了让孩子成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有意无意的给孩子输出学习的重要性和给予太多目标和指标,以至于孩子容易感受到压力,从而出现反效果,因此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对孩子做好正确的
-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处于在成长的状态,在不断的认知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获得更多的能量,成为更好的自己。透过儿童,我们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和成长的地方。有时候很多问题可能并不是出现在孩子的身上,真正的问题根源可能是父母。当父
-
强化劳动教育观念,开展劳教工作
强化劳动教育观念,尤其要重视劳动的育人功能,而不应把它看成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也就是说,学校需要把劳动当作培养人的载体,而不只是身体活动。在育人功能上,要定位于劳动的价值,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突显了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劳教
-
不是只要有爱,孩子就都能健康成长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愉快,行为端正,适应环境,最终也希望他能取得成功。但是把孩子养好并教育好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经济压力,精力问题外,做父母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给予孩子适当的爱和教育。但是一些家长认为,只要
-
父母应该学会与孩子一起修炼成长型思维
要将赞美儿童的“天赋”转变为赞扬儿童学习的“过程”——例如,努力、策略、专注和坚持等等,并将这些品质与儿童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过程相联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成长思维,进而促进儿童的学习。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即使是一个孩子
最新文章
-
2021年11月20日
-
2021年04月27日
-
2021年04月27日
-
2019年05月13日
-
2019年05月13日
-
2021年04月27日